“炮筍烹魚飽餐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炮筍烹魚飽餐后”全詩
探花嘗酒多先到,拜表行香盡不知。
炮筍烹魚飽餐后,擁袍枕臂醉眠時。
報君一語君應笑,兼亦無心羨保厘。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初致仕后戲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諸寮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致仕后戲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諸寮友》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北東西無所羈,
掛冠自在勝分司。
探花嘗酒多先到,
拜表行香盡不知。
炮筍烹魚飽餐后,
擁袍枕臂醉眠時。
報君一語君應笑,
兼亦無心羨保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初次離任后的閑適生活,并向留守官員牛相公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詩人在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下,感嘆不再受到南方、北方、東方和西方的約束,相比于擔任官職,他掛上自己的官帽更自在。他在探花的時候,往往是第一個品嘗美酒的人,而當他拜表行香(離任時向上級呈送辭表,并行香告別)時,卻不知道何時離任。在豐盛的飯后,他享受擁袍而眠的時刻,枕著心愛的人醉酒入眠。他以一句話向牛相公報答,相信牛相公會笑而應答,同時他也無意羨慕保厘(古代官員的一種職位)。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脫離官場后的閑適生活和對留守官員的贊揚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自在狀態,表達了他拋開官場束縛后的愉悅和輕松。他與牛相公之間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表達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感激。詩中描繪了詩人豐盛的飯菜和飲酒的情景,展現了他對美食和美酒的品味。最后一句話體現了詩人的豁達和淡泊,他不再羨慕權力和地位,而是享受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展示了白居易在離任后的寧靜和滿足,表達了他對友誼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炮筍烹魚飽餐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zhì shì hòu xì chóu liú shǒu niú xiàng gōng, bìng chéng fēn sī zhū liáo yǒu
初致仕后戲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諸寮友
nán běi dōng xī wú suǒ jī, guà guān zì zài shèng fēn sī.
南北東西無所羈,掛冠自在勝分司。
tàn huā cháng jiǔ duō xiān dào,
探花嘗酒多先到,
bài biǎo xíng xiāng jǐn bù zhī.
拜表行香盡不知。
pào sǔn pēng yú bǎo cān hòu, yōng páo zhěn bì zuì mián shí.
炮筍烹魚飽餐后,擁袍枕臂醉眠時。
bào jūn yī yǔ jūn yīng xiào, jiān yì wú xīn xiàn bǎo lí.
報君一語君應笑,兼亦無心羨保厘。
“炮筍烹魚飽餐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