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古更何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古更何聞”全詩
天命屈雄圖,誰歌大風起。
得股肱賢明,能以奇用兵。
何事傷客情,何人歸帝京。
雄名垂竹帛,荒陵壓阡陌。
終古更何聞,悲風入松柏。
分類:
《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張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張儼。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仗順繼皇業,
并吞勢由己。
天命屈雄圖,
誰歌大風起。
得股肱賢明,
能以奇用兵。
何事傷客情,
何人歸帝京。
雄名垂竹帛,
荒陵壓阡陌。
終古更何聞,
悲風入松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的情景,并以此抒發了自己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作者對國家局勢的觀察。他說國家正順應著順境,繼續發展皇業,迅速吞并他國的勢頭由自己決定。他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權力的掌握和對國家興旺的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作者對天命和英雄志向的思考。他認為天命會壓抑英雄的抱負和壯志,但他也在疑問中表示,如果有人能唱響英雄壯志的歌聲,大風將會興起,國家將會有新的希望和發展。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有才干的人才的渴望和對將才的贊美。作者認為只有得到這些才干人才的支持和正確運用兵力,國家才能取得奇跡般的勝利。他對客情的傷害和對誰能回到帝京的疑問,表達了他對國家局勢和人才流失的憂慮。
最后兩句描繪了先主的雄名垂竹帛,荒陵壓阡陌的景象。這里的先主指的是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創立者。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劉備功業的贊美和對歷史的緬懷。最后一句悲風入松柏,意味著悲傷的風聲已經傳入了松柏之中,象征著悲傷和憂愁的氛圍。
整首詩詞通過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前途和歷史的關注和擔憂。通過對英雄志向、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歷史的傳承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國家興盛的期望和對歷史的敬仰。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歷史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終古更何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yuán bā nián shí èr yuè yè xiān zhǔ miào jué jù sān shǒu
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
zhàng shùn jì huáng yè, bìng tūn shì yóu jǐ.
仗順繼皇業,并吞勢由己。
tiān mìng qū xióng tú, shuí gē dà fēng qǐ.
天命屈雄圖,誰歌大風起。
dé gǔ gōng xián míng, néng yǐ qí yòng bīng.
得股肱賢明,能以奇用兵。
hé shì shāng kè qíng, hé rén guī dì jīng.
何事傷客情,何人歸帝京。
xióng míng chuí zhú bó, huāng líng yā qiān mò.
雄名垂竹帛,荒陵壓阡陌。
zhōng gǔ gèng hé wén, bēi fēng rù sōng bǎi.
終古更何聞,悲風入松柏。
“終古更何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