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猶在鏡光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泉猶在鏡光寒”全詩
翠柏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分類:
《題安樂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劉珍登真之地,有祠)》先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安樂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劉珍登真之地,有祠)》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先汪。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色山峰橫云端,
隋朝真人化痕跡殘。
翠綠柏樹不凋零,
石泉依舊映寒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安樂山的景色和歷史背景。安樂山位于合江青溪上,距離隋朝時期劉珍所登真(指安樂山)之地六七里遠,那里有一座祠堂。詩人先汪以自然景觀和歷史傳說為素材,表達了對安樂山的贊美和景物的凝視,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追憶。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山水之美和歷史文化的意蘊。首句描繪了碧色的山峰橫云,給人以高大壯觀之感。隨后提到隋朝時期的真人(指劉珍)在此地留下了痕跡,暗示了安樂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接下來的兩句以翠綠的柏樹和冷靜的石泉為形象,表達了它們在歲月中依然青翠和清冽的特點。整首詩用簡練的語言勾勒出自然山水和歷史人文的美感,給人以靜謐、凝練的藝術享受。
這首詩詞通過對安樂山景色的描繪和歷史文化的提及,抒發了詩人對山水之美和歷史文化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中的景物形象也寄托了詩人對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的思考,使詩詞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蘊。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約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山水與歷史交融的景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美感體驗。
“石泉猶在鏡光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ān lè shān hé jiāng qīng xī shàng liù qī lǐ, suí liú zhēn dēng zhēn zhī dì, yǒu cí
題安樂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劉珍登真之地,有祠)
bì fēng héng yǐ bái yún duān, suí shì zhēn rén huà jī cán.
碧峰橫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跡殘。
cuì bǎi bù diāo lóng gǔ shòu, shí quán yóu zài jìng guāng hán.
翠柏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石泉猶在鏡光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