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精避直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精避直神”全詩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After years of study, I have become accomplished. My teacher is once again my honored guest.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The sacred realm is always bright, and the origin tree forever in spring.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Chess players leave behind their child-like joy, while the mountain spirits avoid the upright gods.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Without a chance to hold the essence of the stone, I can only follow the guidance of those who cultivate life.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寫的表達對師長的尊重和敬意的詩。作者將自己歸為洞庭山黃庭堅的傳世弟子,表示自己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將自己的老師視為上賓。洞天是一種仙境,象征著道家的理想境界,應該是沒有夜晚的。源樹象征著知識和智慧,永遠保持著如同春天般的生機。作者說自己已經達到了學問的高度,不再有夜晚的黑暗,源泉知識也像春天一樣不斷涌現。
作者還用“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來形容他與師長之間的關系。棋客留下了逗留在兒童時期時的快樂和純真,山精躲避了正直的神明。這兩句話傳遞出了作者對師長的敬意和敬畏之情。師長像是兒童般純真善良的存在,也像是擁有超越凡人的神秘力量的存在,讓人肅然起敬。
最后一句話“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無法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和智慧的遺憾。石髓是道家修煉的重要材料,代表著精華和智慧的集中。作者表示自己沒有機會獲得這種高深的智慧,并只能依靠那些學習養生之道的人的指導。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崇敬和師德的認可,以及對自身學術成就的自豪和對更高智慧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于道家修煉和養生之道的探索和追求。
“山精避直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ūn shī shì táo yuán huáng xiān shēng chuán fǎ dì zǐ cháng jiàn zūn shī chēng xiān shī líng jī jiù guǎn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
hòu xué fāng chéng shì, wú shī yòu shàng bīn.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dòng tiān yìng bù yè, yuán shù zhī rú chūn.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qí kè liú tóng zǐ, shān jīng bì zhí shén.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wú yīn wò shí suǐ, jí yǔ yǎng shēng rén.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山精避直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