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白云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水白云朝”全詩
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
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還京贈別》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還京贈別》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
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中文譯文:
在清風明月和江水的夜晚,山川和白云在朝陽中顯得明亮。
雖然千里之遙,但我們依然作為客人一同在此,我們的友誼將不會凋零。
鴛鴦游離于分隔的岸邊,歸去的騎手分別了高的標志。
我在一條通向仙橋的道路上離開,但仍望著遙遠的錦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主要描述了詩人在離京之際,贈送給朋友的詩。他通過使用清新、明亮的意象來傳達離別之情,并表達他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遠方的期盼。
在第一、二句中,詩人通過描繪風月清江和山水白云,展示了離別時的美好景色,同時也暗示了友誼之間的純潔。
第三、四句中,詩人表達了他與朋友的友誼超越了千里距離,不會因離別而凋謝。
接著,詩人用戲鳧分斷岸和歸騎別高標的形象,象征了離別的痛苦和分離的情感。
最后兩句,詩人詩意隱晦,離開并望著遙遠的錦城,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歸鄉的思念。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離別的感慨,并給讀者留下了深入思考的空間。
“山水白云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i jīng zèng bié
還京贈別
fēng yuè qīng jiāng yè, shān shuǐ bái yún cháo.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wàn lǐ tóng wèi kè, sān qiū qì bù diāo.
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
xì fú fēn duàn àn, guī qí bié gāo biāo.
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yī qù xiān qiáo dào, hái wàng jǐn chéng yáo.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山水白云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