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城聊一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戍城聊一望”全詩
胡笳折楊柳,漢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幾參差。
關山有新曲,應向笛中吹。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對北方戍邊的景色和使者的思念之情。
詩文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歸來龍城北,
我騎著馬指著雁門山而來。
胡笳吹奏在楊柳枝上,
漢使前來采集燕支。
我站在城墻上遠眺,
花朵和雪片紛紛而下,
關山之間有新的曲調,
應該吹奏在笛聲之中。
這首詩描述了春天來臨時,我駕著馬匹指向北方的雁門山而來。在那里,胡笳吹奏著悠揚的曲調,漢代的使者們前來采集貢品。我站在城墻上,遠眺著飄落的花朵和雪片,其中也傳來新的曲調,應當由笛聲吹奏出來。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北方邊境地區景色的描繪和對使者的思念之情。通過對雁門山的描寫,展示了北方的壯麗景色和帶來的喜悅。通過描繪胡笳吹奏、漢使前來采燕支的場景,表達了對文化交流的重視和思念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對戍邊城市的描繪以及關山間新曲的期待,展示了詩人對境地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豐富的意象和隱喻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北方邊境地區的美麗和詩人的思念之情。
“戍城聊一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ú shì yù bèi shǐ yàn rán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
chūn guī lóng sài běi, qí zhǐ yàn mén chuí.
春歸龍塞北,騎指雁門垂。
hú jiā shé yáng liǔ, hàn shǐ cǎi yàn zhī.
胡笳折楊柳,漢使采燕支。
shù chéng liáo yī wàng, huā xuě jǐ cēn cī.
戍城聊一望,花雪幾參差。
guān shān yǒu xīn qǔ, yīng xiàng dí zhōng chuī.
關山有新曲,應向笛中吹。
“戍城聊一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