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上江樓獨病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上江樓獨病眠”全詩
寂寞竹窗閑不閉,夜深斜影到床前。
分類:
作者簡介(熊孺登)
熊孺登,鐘陵(今江西省進賢縣)人,約唐憲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間(806—820)登進士第,為四川藩鎮從事,與白居易、劉禹錫友善,時相贈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達了他們之間情誼。他勤于創作,寫詩很多,而傳于后世的僅存詩集一卷。其中贈答應酬之作較多,佳句不少。有些詩句感情真摯、動人,為時所傳誦。
《八月十五夜臥疾》熊孺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十五夜臥疾》是唐代詩人熊孺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年只有今宵月,
盡上江樓獨病眠。
寂寞竹窗閑不閉,
夜深斜影到床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八月十五夜里因病躺在床上的情景。詩人獨自一人躺在江樓上,在這一年中僅有的今夜,他感受到了月亮的寂寞和孤獨。詩人的病情使得他無法入眠,竹窗敞開著,寂靜的夜晚里斜斜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熊孺登病榻上的一夜。詩人以寂寞的月亮、竹窗和夜晚的斜影等形象,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詩中的月亮充滿了象征意味,它是唯一的陪伴,也是詩人心靈的寄托。竹窗的敞開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無所遁形,也反映了他對外界的渴望和對自然的依賴。夜晚的斜影則增添了詩詞的意境,給人一種深邃而靜謐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描寫,將作者的身世和情感融入其中。它表達了詩人在疾病中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自然的倚賴。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盡上江樓獨病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wò jí
八月十五夜臥疾
yī nián zhǐ yǒu jīn xiāo yuè, jǐn shàng jiāng lóu dú bìng mián.
一年只有今宵月,盡上江樓獨病眠。
jì mò zhú chuāng xián bù bì, yè shēn xié yǐng dào chuáng qián.
寂寞竹窗閑不閉,夜深斜影到床前。
“盡上江樓獨病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