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行旌旆接揚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行旌旆接揚州”全詩
試上高樓望春色,一年風景盡堪愁。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奉使淮南》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使淮南》是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使征兵詔未休,
兩行旌旆接揚州。
試上高樓望春色,
一年風景盡堪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漢朝的使者奉命募兵的情景。使者的任務是征集兵員,但是征兵的詔令仍未停息。旌旗和軍隊的行列一直延伸到了揚州。詩人登上高樓,試圖俯瞰春天的景色,然而一年的風景已經完全變成了令人悲傷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戰爭和使者的無情現實。詩人通過對壯麗的旌旗和軍隊行列的描繪,展示了征兵活動的龐大和嚴峻。然而,詩人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的殘酷和痛苦,而是通過對春天景色的對比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詩人登上高樓,試圖從高處來看望春天的美景,然而他所見到的卻是一年四季都被戰爭所蒙蔽的景象,這讓他感到無盡的悲傷。整首詩通過對軍事和自然景色的對比,揭示了戰爭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無奈。
這首詩詞雖然短小,但通過簡練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對生活的破壞。它通過對春天景色的襯托,強調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悲傷。整首詩以詩人的視角為出發點,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和對情感的表達,使讀者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和人類命運的脆弱。
“兩行旌旆接揚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hǐ huái nán
奉使淮南
hàn shǐ zhēng bīng zhào wèi xiū, liǎng xíng jīng pèi jiē yáng zhōu.
漢使征兵詔未休,兩行旌旆接揚州。
shì shàng gāo lóu wàng chūn sè, yī nián fēng jǐng jǐn kān chóu.
試上高樓望春色,一年風景盡堪愁。
“兩行旌旆接揚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