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來山寺亦無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來山寺亦無他”全詩
只恐雪晴花便盡,數來山寺亦無他。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再游頭陀寺》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游頭陀寺》是李涉的唐代詩作,詩人描寫了自己再次游覽頭陀寺的感受。詩意充滿了對歲月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
詩中的第一句“無因暫泊魯陽戈”表達了詩人并非出于自愿才停留在頭陀寺,而是由于某種原因(可能是戰亂)而不得不停留。第二句“白發兼愁日日多”則描繪了詩人寂寞無依、苦悶煩憂的心情,他看到自己的頭發一天天變白,感嘆時光的匆匆流逝。
接下來的兩句“只恐雪晴花便盡,數來山寺亦無他”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擔憂。他擔心一場雪過后,花朵將會謝落,也擔心時光消逝后,山寺也會變得無趣。
整首詩寫景簡潔,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無常的思考。他以寺廟和自然景物為背景,傳達了對歲月和生命的感嘆和憂慮。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的反思,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無奈和對逝去美好事物的珍惜。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無緣停留在魯陽的戰火中,
白發又帶來無盡憂愁。
唯恐雪停花謝殆盡,
只來山寺無他樂趣。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詞句,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感嘆,以及對美好事物逝去的擔憂。同時,詩人通過山寺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遞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詩詞展現了人們對生命短暫、時光匆匆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珍惜時光的思考。
“數來山寺亦無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óu tóu tuó sì
再游頭陀寺
wú yīn zàn pō lǔ yáng gē, bái fà jiān chóu rì rì duō.
無因暫泊魯陽戈,白發兼愁日日多。
zhǐ kǒng xuě qíng huā biàn jǐn, shù lái shān sì yì wú tā.
只恐雪晴花便盡,數來山寺亦無他。
“數來山寺亦無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