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中秋最明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料中秋最明夜”全詩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中秋夜君山臺望月》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夜君山臺,望月感懷滿心迷。望江花開如錦繡,詩酒同游歲月長。誰知今夜月特明,洞庭湖上見奇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在中秋夜,我登上君山臺,凝望明亮的月光,心中感嘆萬千。我在大堤花開的錦江旁,品味著詩和酒,與友人同游了四十年。沒想到在中秋節這個最明亮的夜晚,在洞庭湖上看到了令人驚嘆的景象。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夜晚登上君山臺,凝望中秋夜的明亮月光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懷。詩人以君山臺作為觀賞月亮的地方,筆下描繪了大堤花開的錦江景色,表現了詩人與友人一起享受詩和酒的歡愉。然而,這次在中秋夜的觀景中,詩人不期而遇洞庭湖上的奇景,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感嘆。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句子描繪出了夜晚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充滿了閑適、懷舊的意境。通過描繪大堤花開和錦江美景,詩人表達了對美好景色的欣賞和享受。而在最后兩句中,詩人則以洞庭湖上的奇景作為亮點,進一步凸顯了中秋夜所帶來的特別的情境和觸動。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文字描繪了中秋夜晚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自我感慨的交融,營造出一種寧靜、懷舊的詩意和境界。
“不料中秋最明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yè jūn shān tái wàng yuè
中秋夜君山臺望月
dà dī huā lǐ jǐn jiāng qián, shī jiǔ tóng yóu sì shí nián.
大堤花里錦江前,詩酒同游四十年。
bù liào zhōng qiū zuì míng yè, dòng tíng hú shàng jiàn dàng tiān.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
“不料中秋最明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