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放逐瀟湘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放逐瀟湘路”全詩
弦歌自是君家事,莫怪今來一邑閑。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
老來放逐瀟湘路,淚滴秋風引獻之。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是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巢岸南分戰鳥山,
水云程盡到東關。
弦歌自是君家事,
莫怪今來一邑閑。
長憶山陰舊會時,
王家兄弟盡相隨。
老來放逐瀟湘路,
淚滴秋風引獻之。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涉送別王六覲巢縣叔父的兩首詩之一。詩中描述了巢岸南的戰鳥山,水云程盡到東關的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王家事業的贊美和祝福,也表達了對自己目前閑散生活的無奈和惋惜。他懷念過去在山陰的聚會時光,王家的兄弟們總是相互陪伴。現在他已經年老了,被流放到瀟湘路上,淚水隨著秋風的吹拂而灑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與送別結合,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個人情感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過去友情的懷念和對自己現狀的無奈。詩中的巢岸南、戰鳥山、水云程、東關等景物描寫生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描繪能力。
詩人以弦歌來形容君家事業,表達了自己對王家兄弟的贊賞和祝福。然而,詩人自己卻被放逐到瀟湘路上,感嘆自己的命運轉折和人事變遷,淚滴秋風引發讀者對詩人遭遇的同情和感傷。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同時也傳達了對王家兄弟事業的贊美和祝福。這種情感交融的寫作方式,使詩詞充滿了細膩的情感和人生哲理,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老來放逐瀟湘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liù jìn cháo xiàn shū fù èr shǒu
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
cháo àn nán fēn zhàn niǎo shān, shuǐ yún chéng jǐn dào dōng guān.
巢岸南分戰鳥山,水云程盡到東關。
xián gē zì shì jūn jiā shì, mò guài jīn lái yī yì xián.
弦歌自是君家事,莫怪今來一邑閑。
zhǎng yì shān yīn jiù huì shí, wáng jiā xiōng dì jǐn xiāng suí.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
lǎo lái fàng zhú xiāo xiāng lù, lèi dī qiū fēng yǐn xiàn zhī.
老來放逐瀟湘路,淚滴秋風引獻之。
“老來放逐瀟湘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