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作端州萬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作端州萬里人”全詩
湘浦更聞猿夜嘯,斷腸無淚可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至潭州聞猿》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潭州聞猿》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陪天上三清客,
今作端州萬里人。
湘浦更聞猿夜嘯,
斷腸無淚可沾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李紳聽到潭州(現在的湖南長沙)的猿猴在夜晚嘯叫的情景,表達了他思念故鄉和遠離家鄉的痛苦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李紳自身的體驗,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和離鄉的孤寂感。首兩句"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萬里人"中,李紳首先表達了自己曾在天上擔任仙客,與三清(指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為伴的身份,但現在卻成為了身在端州的萬里之外的人。這種巨大的轉變使他感到孤獨和失落。
接下來的兩句"湘浦更聞猿夜嘯,斷腸無淚可沾巾"則描寫了他聽到潭州的猿猴在夜晚嘯叫的聲音,這種聲音使他的心痛到無法流淚。這里的"湘浦"指的是潭州,湖南境內的一片地區,而猿猴的嘯叫被詩人視作是家鄉的聲音,進一步加深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這種情感的描繪,使得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離鄉背井的痛苦與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李紳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今作端州萬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tán zhōu wén yuán
至潭州聞猿
xī péi tiān shàng sān qīng kè, jīn zuò duān zhōu wàn lǐ rén.
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萬里人。
xiāng pǔ gèng wén yuán yè xiào, duàn cháng wú lèi kě zhān jīn.
湘浦更聞猿夜嘯,斷腸無淚可沾巾。
“今作端州萬里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