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人共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枝人共折”全詩
光輝,皎潔。
耀乾坤,靜空闊。
圓滿中秋,玩爭詩哲。
玉兔鏑難穿,桂枝人共折。
萬象照乃無私,瓊臺豈遮君謁。
抱琴對彈別鶴聲,不得知音聲不切。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賦月》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月
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天地萬物,寬廣而靜謐的空間。當豐滿的中秋到來時,我們陶醉在詩詞哲學的競爭中。就像是玉兔想將月亮戴上,桂枝也愿意與人們共同摘取。月亮照亮了萬物,沒有偏私之心,而且還照耀著瓊臺,不會妨礙主人的朝拜。我擁抱著琴弓,彈奏著不同于鶴叫的聲音,但卻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我的聲音不夠貼切。
這首詩描繪了明亮的月光和它所帶來的寧靜和廣闊感。作者通過比喻表達了中秋節的美好和詩詞比賽的熱鬧景象。月亮象征著美好、純潔和無私,在中秋節這個節日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詩人在最后幾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孤立和無法得到理解的情感。
整首詩描繪了月光的光輝與神秘,以及中秋節的歡樂氛圍。詩詞中充滿了濃郁的意象和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月光的敬仰和對詩詞的追求。
“桂枝人共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uè
賦月
yuè.
月。
guāng huī, jiǎo jié.
光輝,皎潔。
yào qián kūn, jìng kōng kuò.
耀乾坤,靜空闊。
yuán mǎn zhōng qiū, wán zhēng shī zhé.
圓滿中秋,玩爭詩哲。
yù tù dī nán chuān, guì zhī rén gòng zhé.
玉兔鏑難穿,桂枝人共折。
wàn xiàng zhào nǎi wú sī, qióng tái qǐ zhē jūn yè.
萬象照乃無私,瓊臺豈遮君謁。
bào qín duì dàn bié hè shēng, bù dé zhī yīn shēng bù qiè.
抱琴對彈別鶴聲,不得知音聲不切。
“桂枝人共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