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靈不可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騷靈不可見”全詩
欲采蘋花去,滄州隔暮云。
分類:
作者簡介(殷堯藩)
殷堯藩(780—855),浙江嘉興人。唐朝詩人。唐元和九年(814)進士,歷任永樂縣令、福州從事,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績。他和沈亞之、姚合、雍陶、許渾、馬戴是詩友,跟白居易、李紳、劉禹錫等也有往來。曾拜訪韋應物,兩人投契莫逆。他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說:“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楚江懷古》殷堯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楚江懷古》是唐代殷堯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騷靈不可見,
楚些竟誰聞。
欲采蘋花去,
滄州隔暮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楚江的懷古之情。詩中提到騷靈,指的是楚國辭章之神屈原,他的靈魂無法再現于世人之前。楚些指的是楚國的事物,包括楚國的文化和歷史。然而,這些楚國的事物卻已經無人知曉,無人關注。詩人表達了對楚國文化的珍視和對逝去歷史的懷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愿,他希望能夠去采摘蘋花,但滄州的暮云遮擋了他的去路,使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楚國歷史的懷念,展現了詩人對文化傳統的珍視和對逝去事物的遺憾之情。詩人以屈原為象征,將楚國的辭章之靈描述為不可見的存在,突顯了楚國歷史的遙遠和不可捉摸之感。楚些一詞則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詩人對楚國文化的重要性的強調使得這些楚些更顯得珍貴。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難以逾越的失望之情,暮云的隔絕象征著現實的阻礙和無法逾越的困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楚國文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歷史傳承和文化保護的思考。
“騷靈不可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ǔ jiāng huái gǔ
楚江懷古
sāo líng bù kě jiàn, chǔ xiē jìng shuí wén.
騷靈不可見,楚些竟誰聞。
yù cǎi píng huā qù, cāng zhōu gé mù yún.
欲采蘋花去,滄州隔暮云。
“騷靈不可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