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底蕭蕭絕市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巷底蕭蕭絕市塵”全詩
悠然一曲泉明調,淺立閑愁輕閉門。
分類: 初夏
作者簡介(殷堯藩)
殷堯藩(780—855),浙江嘉興人。唐朝詩人。唐元和九年(814)進士,歷任永樂縣令、福州從事,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績。他和沈亞之、姚合、雍陶、許渾、馬戴是詩友,跟白居易、李紳、劉禹錫等也有往來。曾拜訪韋應物,兩人投契莫逆。他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說:“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經靖安里》殷堯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靖安里》是唐代殷堯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巷底凄涼,市塵消散殆盡,
雨打黃昏,增添了憂愁。
泉水悠然流淌,發出清脆的聲音,
我靜靜地站著,心中充滿了閑愁。
詩意:
《經靖安里》描繪了一個凄涼而寂靜的景象。在巷底,市場的繁忙喧囂已經消失,只剩下凄涼的氛圍。黃昏時分,細雨紛紛揚揚,給人增添了憂愁的情緒。然而,在這憂愁的氛圍中,一股悠然自得的泉水聲響起,它清脆悅耳,仿佛在訴說著一種寧靜和從容。詩人靜靜地站立著,心中充滿了閑愁,輕輕地關上門。
賞析:
《經靖安里》通過描繪靜謐而凄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閑愁和思索。詩中的巷底和蕭蕭絕市塵形容了一個安靜而無人的場景,給人一種寂寞和蕭索的感覺。黃昏時細雨的描述,增添了一層憂愁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情緒。然而,泉水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寂靜和憂愁,它清脆的聲音帶來一絲寧靜和悠然自得。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靜靜地站著,感受著內心的閑愁。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敏感,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巷底蕭蕭絕市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jìng ān lǐ
經靖安里
xiàng dǐ xiāo xiāo jué shì chén, gōng chóu shū yǔ dǎ huáng hūn.
巷底蕭蕭絕市塵,供愁疏雨打黃昏。
yōu rán yī qǔ quán míng diào, qiǎn lì xián chóu qīng bì mén.
悠然一曲泉明調,淺立閑愁輕閉門。
“巷底蕭蕭絕市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