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錦機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惆悵錦機空”全詩
今朝芳徑里,惆悵錦機空。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惜花》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惜花》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盡萬株紅,
無人解系風。
今朝芳徑里,
惆悵錦機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花的珍惜和惋惜之情。詩中描繪了花已經凋謝殆盡的景象,萬株紅花已經全部凋落,沒有人能解開它們被風吹亂的狀態。在今天的芳徑上,詩人感到惆悵,因為美麗的花朵已經消逝,僅留下凋謝的痕跡。
賞析:
《惜花》通過對凋謝花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的珍惜和惋惜之情。詩中的“落盡萬株紅”一句揭示了花朵的凋謝,形容了花海一片凄涼的景象,使人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接著,“無人解系風”一句表達了人們無法阻止花朵凋落的無奈和無力。詩人在“今朝芳徑里”的描寫中,將自己置身于花徑之中,感受到了逝去美景的惆悵之情。最后一句“惆悵錦機空”,以錦機為隱喻,表達了花朵凋謝后留下的空虛和失落感,也體現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向往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凋謝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的珍惜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和沉思。同時,詩人通過花朵的凋謝,抒發了對美好事物離去后留下的空虛和無奈的感受,呈現出一種對悲劇性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深刻體驗。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展現了唐代詩人施肩吾的才華和思想深度。
“惆悵錦機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uā
惜花
luò jǐn wàn zhū hóng, wú rén jiě xì fēng.
落盡萬株紅,無人解系風。
jīn zhāo fāng jìng lǐ, chóu chàng jǐn jī kōng.
今朝芳徑里,惆悵錦機空。
“惆悵錦機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