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得劉京一紙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得劉京一紙書”全詩
今朝誰料三千里,忽得劉京一紙書。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山中得劉秀才京書》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得劉秀才京書
自笑家貧客到疏,滿庭煙草不能鋤。
今朝誰料三千里,忽得劉京一紙書。
詩詞中文譯文:
在山中得到劉秀才寄來的書信
我自嘲貧苦,作為客人在這邊山谷里,
院子里長滿了煙草,無法除掉。
今天早晨,誰能預料到,
突然間收到了劉秀才寄來的一封信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窮的客人在山中的生活,以及他突然收到劉秀才寄來的一封信件。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自嘲,他因為貧窮無法清理院子里的滿滿一院煙草。然而,突然間他收到了劉秀才的一封書信,給他帶來了意外和喜悅。
詩的意境清新,描繪了山中的寧靜景致,通過對比貧困與富裕、孤獨與溫暖的對立,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作者的平實語言和生動細膩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一種恬靜的美感,讓人心生共鳴。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希望通過文字傳遞友情的心聲。通過這封意外之喜的書信,作者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和關懷,這種情感在貧困中顯得尤為珍貴。詩人在流露出自己貧窮客居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友情的珍惜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孤獨和無助的一面,同時也展現了友情對于個體的重要性。
“忽得劉京一紙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de liú xiù cái jīng shū
山中得劉秀才京書
zì xiào jiā pín kè dào shū, mǎn tíng yān cǎo bù néng chú.
自笑家貧客到疏,滿庭煙草不能鋤。
jīn zhāo shuí liào sān qiān lǐ, hū dé liú jīng yī zhǐ shū.
今朝誰料三千里,忽得劉京一紙書。
“忽得劉京一紙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