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燈下裁春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美人燈下裁春衣”全詩
蟾蜍東去鵲南飛,蕓香省中郎不歸。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長安春夜吟》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春夜吟》
露盤滴時河漢微,
美人燈下裁春衣。
蟾蜍東去鵲南飛,
蕓香省中郎不歸。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長安春夜的詩詞,詩人施肩吾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寧靜、溫馨的春夜景象。詩人通過春夜的細小細節,抒發了他心中的思念之情。
詩詞賞析:
這首詩以寫靜、寫美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夜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聯的第一句“露盤滴時河漢微”,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繪了夜晚河漢(銀河)微微泛起的星光景象,給人以寧靜、溫馨的感覺。第二句“美人燈下裁春衣”,通過美人燈下裁衣的畫面,反映了宮廷文人的奢華和安逸的生活。下聯的第一句“蟾蜍東去鵲南飛”,以形象生動的描寫方式表達了蟾蜍和鵲的活動,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力。最后一句“蕓香省中郎不歸”,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通過對春夜細小細節的刻畫,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溫馨的氛圍,給人以舒適愉悅的感受。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整首詩詞更加生動、形象。
“美人燈下裁春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chūn yè yín
長安春夜吟
lù pán dī shí hé hàn wēi, měi rén dēng xià cái chūn yī.
露盤滴時河漢微,美人燈下裁春衣。
chán chú dōng qù què nán fēi, yún xiāng shěng zhōng láng bù guī.
蟾蜍東去鵲南飛,蕓香省中郎不歸。
“美人燈下裁春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