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坐上納銀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書坐上納銀觥”全詩
共憶襄陽同醉處,尚書坐上納銀觥。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旅次文水縣喜遇李少府》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次文水縣喜遇李少府》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旅途中在文水縣偶然遇到了官員李少府,兩人因共同的愛好而成為酒友,一同暢飲并回憶起他們在襄陽共同醉酒的時刻,其中有尚書坐上宴會的場景。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為君三日廢行程,
一縣官人是酒朋。
共憶襄陽同醉處,
尚書坐上納銀觥。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旅行途中與李少府相遇的喜悅,并通過酒作為媒介,將兩人之間的友情和共同的回憶聯系在一起。
詩中的"為君三日廢行程"表明詩人為了與李少府相聚,放棄了原本的行程計劃。"一縣官人是酒朋"意味著李少府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與詩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共憶襄陽同醉處"表明兩人在襄陽一起醉酒的時刻成為了他們的共同回憶,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尚書坐上納銀觥"描繪了一場宴會,詩人在這場宴會上看到了李少府以高官的身份坐在主位上,享受著殷實的生活。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與李少府相遇的喜悅之情,并通過共同的酒宴和回憶,展示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一段溫馨而難忘的相遇,展示了人與人之間因共同的興趣與經歷而建立起的深厚情誼。
“尚書坐上納銀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ì wén shuǐ xiàn xǐ yù lǐ shào fǔ
旅次文水縣喜遇李少府
wèi jūn sān rì fèi xíng chéng, yī xiàn guān rén shì jiǔ péng.
為君三日廢行程,一縣官人是酒朋。
gòng yì xiāng yáng tóng zuì chù, shàng shū zuò shàng nà yín gōng.
共憶襄陽同醉處,尚書坐上納銀觥。
“尚書坐上納銀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