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落誰家新匣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落誰家新匣中”全詩
市頭日賣千般鏡,知落誰家新匣中。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途中逢少女》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逢少女》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詩人在途中遇見了一位少女,以及在交談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倚西門笑向東,
牡丹初折一枝紅。
市頭日賣千般鏡,
知落誰家新匣中。
詩意:
詩中的主人公站在西門口,朝東方笑著。他看到了剛剛開放的一朵紅色的牡丹花。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鏡子出售,但他不知道最新的那個是屬于哪家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簡短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一系列事物,展示了唐代詩人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和細致描繪的能力。
首句"身倚西門笑向東"描繪了詩人站在西門口,面向東方,微笑著。這一情景揭示了詩人樂觀向上的心態和對未來的期待。
第二句"牡丹初折一枝紅"描述了詩人目睹的一朵剛剛開放的牡丹花。牡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富貴和繁榮,這里的牡丹花也可以視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向往。
第三句"市頭日賣千般鏡"暗示了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鏡子在出售。這句話可以引申為現實生活中的無數選擇和可能性,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不確定性。
最后一句"知落誰家新匣中"表明詩人對最新的鏡子歸屬的猜測和困惑。這句話暗示了人們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渴望探索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一個生動的畫面,通過對細節的描摹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未知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唐代詩人對生活細節的獨特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知落誰家新匣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féng shào nǚ
途中逢少女
shēn yǐ xī mén xiào xiàng dōng, mǔ dān chū zhé yī zhī hóng.
身倚西門笑向東,牡丹初折一枝紅。
shì tóu rì mài qiān bān jìng, zhī luò shuí jiā xīn xiá zhōng.
市頭日賣千般鏡,知落誰家新匣中。
“知落誰家新匣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