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晴日照乾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山晴日照乾坤”全詩
賴有風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諷山云》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諷山云》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詩意深遠,寄托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中描繪了一種現象,即云彩形成了濃密的層層疊疊的云層,擋住了陽光和光亮,不能給山上的樹木和草地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陽光。然而,幸運的是有一陣微風吹動簾子一樣的云層,清除了這些云層,溫暖的陽光照耀下來,灑在山上的樹木和草地上,照亮了整個世界。
詩中的“閑云生葉不生根”既可以理解為云彩漂浮在空中沒有根,也可以引申為對于那些唯利是圖、渾渾噩噩沒有根基的人的諷刺。而“重重蔽石門”則暗示了受到阻礙和困擾的山底下樹木和草地。
然而,這首詩并沒有只停留在對現象的觀察和描繪上,更多的是展示了詩人的智慧和樂觀態度。在詩的結尾,詩人用“滿山晴日照乾坤”形容陽光的光輝,表達了對于風簾的力量的感激和對于生活的信心。
整首詩的中文譯文為:
閑散的云彩不扎根,
常被重重的石門所阻。
幸好有風簾來吹掃,
滿山晴日照耀乾坤。
整首詩以云彩和陽光為象征,反映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中被困擾和遮蔽的狀態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云彩的厚重和陽光的明亮,傳達了他的樂觀態度和對于困難的應對方式。詩人以此表達了他對于清除阻礙的力量的贊美,并通過這種樂觀的態度來鼓舞讀者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這首詩在意境上給人以明亮、通透的感覺,云彩和陽光的對比使得詩句更加鮮活和有力,同時也給讀者以啟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只需懷有樂觀的態度和胸懷,我們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光明和希望。
“滿山晴日照乾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ěng shān yún
諷山云
xián yún shēng yè bù shēng gēn, cháng bèi chóng chóng bì shí mén.
閑云生葉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門。
lài yǒu fēng lián néng sǎo dàng, mǎn shān qíng rì zhào qián kūn.
賴有風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
“滿山晴日照乾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