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擬修禪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擬修禪觀”全詩
月下門方掩,林中寺更遙。
鐘聲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終擬修禪觀,窗間卷欲燒。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過無可僧院》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無可僧院》是一首唐代姚合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憶起師傅常常安眠又起床,
在永夜中思念著遙遠的歸途。
月光照在院門上,門剛剛關上,
寺廟位于林間,更顯得遙遠。
鐘聲回蕩在空曠的界限里,
清透的池水在寧靜的夜晚中顯現。
我一直意欲修禪修觀察,
而床前的卷軸現在欲望被點燃。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禪修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詩中的“師傅”指的是禪宗的導師,詩人回憶起在師傅的指導下,經常在夜晚思念著禪修的道路,對歸途的向往。詩人觀察了月光照在院門上的情景,這個畫面讓寺廟更加遙遠。詩人聽到了寺廟鐘聲回蕩在空曠的界限里,這個聲音帶給詩人一種寧靜的感覺。最后,詩人提到自己希望修禪修觀察,但他也被床前的卷軸所吸引,感受到了欲望的誘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禪修的向往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展現了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對師傅的回憶,表達了對禪修者辛勤努力和心靈追求的敬意。詩中對月下門、林中寺和池色的描寫,展示了一種清靜、寧靜的景象,體現了詩人對禪修和寧靜境界的向往。在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修禪和滿足世俗欲望之間的內心掙扎。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對禪修之道的追求,又描繪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
“終擬修禪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ú kě sēng yuàn
過無可僧院
yì shī mián fù qǐ, yǒng yè sī tiáo tiáo.
憶師眠復起,永夜思迢迢。
yuè xià mén fāng yǎn, lín zhōng sì gèng yáo.
月下門方掩,林中寺更遙。
zhōng shēng kōng xià jiè, chí sè zài qīng xiāo.
鐘聲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zhōng nǐ xiū chán guān, chuāng jiān juǎn yù shāo.
終擬修禪觀,窗間卷欲燒。
“終擬修禪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