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知未離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知未離此”全詩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
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縣中秋宿》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縣中秋宿》是唐代詩人姚合的作品。詩人描繪了一個在縣城度過中秋夜的場景。
詩中寫道,“鼓絕門方掩,蕭條作吏心”。詩人通過描述鼓聲停止后門戶關閉的情景,表達了縣城的寂靜和冷清。而同時,縣吏們也感到寂寞和憂傷。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描述了月下草地上的露水,以及照亮竹林中鳥兒的螢火蟲。這種細膩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于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描寫了詩人結束下棋后,對沒有月亮感到遺憾,而在夜晚里聆聽著聽著打砧聲就睡著了。這表現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無法入眠的心情。
最后兩句“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詩人雖然目前身處縣城,但仍然時常思念故鄉或與親友相聚的時光。并且預示著將來還會有再次相逢的時刻。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中秋夜在縣城的寂靜和冷清,以及詩人內心的思鄉和離別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受,傳達出對自然和人情的獨特觀察和領悟。
“還知未離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zhōng qiū sù
縣中秋宿
gǔ jué mén fāng yǎn, xiāo tiáo zuò lì xīn.
鼓絕門方掩,蕭條作吏心。
lù chuí tíng jì cǎo, yíng zhào zhú jiān qín.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
qí bà xián wú yuè, mián chí tīng jǐn zhēn.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
hái zhī wèi lí cǐ, shí fù gèng xiāng xún.
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
“還知未離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