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計少于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計少于愁”全詩
南浦雁來日,北窗人臥秋。
病身多在遠,生計少于愁。
薄暮西風急,清砧響未休。
分類:
作者簡介(鄭巢)
鄭巢,[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間,舉進士。姚合為杭州刺史,巢獻詩游其門館。合頗獎重,凡登覽燕集,巢常在側。后不仕而終。巢著有詩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秋思》鄭巢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思》
寒蛩鳴不定,
郭外水云幽。
南浦雁來日,
北窗人臥秋。
病身多在遠,
生計少于愁。
薄暮西風急,
清砧響未休。
中文譯文:
秋天的思緒
寒蛩聲聲不斷,
城外的水和云幽深。
南邊的港口雁兒來了,
北邊的窗戶里人倦倒在秋天里。
病弱的身體常常在遠方,
生計少于憂愁之中。
黃昏時分西風猛烈,
清脆的砧聲不曾停休。
詩意和賞析:
鄭巢的《秋思》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和憂愁。詩中通過寒蛩的鳴叫、幽深的水云、南邊港口歸來的雁兒和北邊窗戶里倦倒的人,描繪出秋天的寂寥和凄涼。詩人以病弱的身體和少許的生計作為對比,突出了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最后兩句描述黃昏時分的西風急促,清脆的砧聲不停響起,進一步增強了整首詩的孤寂和哀愁的氛圍。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精準的描寫,展現了秋天的蕭瑟和人的孤獨。通過自然景物與人情的結合,詩人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對生活困境的無奈以及對孤寂境遇的感嘆,使讀者在感受到秋天的涼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蒼涼與思緒的飄渺。整首詩以簡約而深沉的語言,喚起了讀者對秋天的思索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
“生計少于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ī
秋思
hán qióng míng bù dìng, guō wài shuǐ yún yōu.
寒蛩鳴不定,郭外水云幽。
nán pǔ yàn lái rì, běi chuāng rén wò qiū.
南浦雁來日,北窗人臥秋。
bìng shēn duō zài yuǎn, shēng jì shǎo yú chóu.
病身多在遠,生計少于愁。
bó mù xī fēng jí, qīng zhēn xiǎng wèi xiū.
薄暮西風急,清砧響未休。
“生計少于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