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滯所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為滯所從”全詩
執手向殘日,分襟在晚鐘。
鄉心隨皖水,客路過廬峰。
眾惜君材器,何為滯所從。
分類:
《舒州酬別侍御》顧非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舒州酬別侍御》
朝代:唐代
作者:顧非熊
故交他郡見,下馬失愁容。
執手向殘日,分襟在晚鐘。
鄉心隨皖水,客路過廬峰。
眾惜君材器,何為滯所從。
中文譯文:
離別故鄉,他鄉相見,下馬時失去了往日的憂愁容顏。
緊握雙手望向西斜陽,衣襟隨著晚鐘的敲擊聲而分開。
思鄉之情隨著皖水流淌,作為客人經過廬山峰巒。
大家都欣賞你的才華和品德,你為何滯留別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顧非熊寫給別去的朋友的作品。詩人在描繪離別的場景時,以樸素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緒。
首節寫詩人與離別的朋友在他鄉重逢,但詩人下馬后,他原本憂愁的表情卻消失了。這種情景轉變暗示著詩人對朋友的見面感到高興,讓他忘卻了離別的痛苦。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詩人與朋友緊握雙手望向殘陽的情景,其中的“分襟在晚鐘”表現了當晚鐘敲響時,詩人內心的激動和感慨,也隱含著時間的流逝和別離的不舍。
第三節中,詩人通過“皖水”和“廬峰”這兩個地名,表達了自己離開家鄉的思鄉之情。皖水代表著離開家鄉,而廬峰則象征著客人行走的旅途。詩人的思念之情隨著流水和山峰的變化而流轉。
最后一節是詩人對離別的朋友的贊美和思考。詩人認為朋友才華出眾、品德優良,但他卻困于別鄉之地,無法施展才華和發揮潛能,這讓大家都感到惋惜和不解。
整首詩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朋友境遇的關切。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詩人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思鄉的情愫,同時也引發對人生和命運的深思。
“何為滯所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zhōu chóu bié shì yù
舒州酬別侍御
gù jiāo tā jùn jiàn, xià mǎ shī chóu róng.
故交他郡見,下馬失愁容。
zhí shǒu xiàng cán rì, fēn jīn zài wǎn zhōng.
執手向殘日,分襟在晚鐘。
xiāng xīn suí wǎn shuǐ, kè lù guò lú fēng.
鄉心隨皖水,客路過廬峰。
zhòng xī jūn cái qì, hé wéi zhì suǒ cóng.
眾惜君材器,何為滯所從。
“何為滯所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