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便是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名便是名”全詩
大海誰同過,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盡,鬢發定中生。
紫閣人來禮,無名便是名。
分類:
《寄紫閣無名新羅頭陀僧》顧非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紫閣無名新羅頭陀僧》是唐代顧非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給住在紫閣的名為無名的新羅頭陀僧
棕床已經自己修整,
在野外過夜,又有何辜?
大海中有誰與我同行?
空山中有虎與我同行?
身心都已經疲盡,
鬢發已然花白。
紫閣的人來向我致敬,
我雖然無名,卻已成為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為無名的新羅頭陀僧的境遇。他自己整理了棕床,在野外露宿,無人理解他的辛苦。他在大海和空山中行走,孤獨無依。他的身心都已經疲憊不堪,頭發已經花白。然而,盡管他無名無姓,卻受到了紫閣的人們的敬仰和禮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無名新羅頭陀僧的孤獨和辛苦。作者通過描繪頭陀僧在野外過夜的情景,以及他在大海和空山中行走的形象,表達了他的孤獨和寂寞。頭陀僧身心俱疲,鬢發已花白,顯示出他長期苦行修行的辛勞和犧牲。
然而,盡管他沒有名字,他的存在卻被紫閣的人們所認可和尊敬。這種對無名頭陀僧的禮遇和敬重,展示了人們對于精神追求和修行的尊重。頭陀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價值和意義,盡管他沒有名字,卻在紫閣中成為了有名的存在。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語言樸實自然,通過對頭陀僧的境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精神追求和奉獻精神的贊美。它呈現了唐代佛教修行者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上對于精神追求者的尊重和敬仰。
“無名便是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ǐ gé wú míng xīn luó tóu tuó sēng
寄紫閣無名新羅頭陀僧
zōng chuáng yǐ zì qíng, yě sù gèng hé yíng.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營。
dà hǎi shuí tóng guò, kōng shān hǔ gòng xíng.
大海誰同過,空山虎共行。
shēn xīn xiāng wài jǐn, bìn fà dìng zhōng shēng.
身心相外盡,鬢發定中生。
zǐ gé rén lái lǐ, wú míng biàn shì míng.
紫閣人來禮,無名便是名。
“無名便是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