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沙晴檻月光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沙晴檻月光輝”全詩
北風吹盡向何處,高入塞云燕雁稀。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塞上聞笛(一作董家笛)》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上聞笛(一作董家笛)》是張祜創作的唐代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夜之間,梅花的笛聲飄揚,
寒冷的沙地上,晴朗的窗戶中,月光輝煌。
北風吹散了悲涼的音符,它們飄向何處?
高高地升入塞外的云層,燕子和雁鳥稀少。
詩意:
《塞上聞笛(一作董家笛)》描繪了塞外的邊陲景色和壯麗的大漠之音。詩人通過梅花的笛聲、寒冷的沙地、晴朗的窗戶和月光的輝煌,營造了一種凄清而壯美的氛圍。北風吹散了笛聲,使其逐漸消散,而高高升入云層的音符,只有零星的燕子和雁鳥飛過,顯示出邊塞的荒涼和寂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筆觸刻畫了塞外的凄美景色,展示了張祜對大漠邊疆的深情和思考。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一夜梅花笛里飛"描繪了笛聲如梅花一般,在寂靜的夜晚飛揚。這里,梅花的形象被用來隱喻笛聲的高潔和純凈。
接著,詩人描述了冷沙和晴檻,形容了沙地的寒冷和窗戶的晴朗。這種對冷與晴的形容,增強了整個詩詞的反差感,突出了大漠的荒涼與遼闊。
下一句"北風吹盡向何處"表達了北風吹散了笛聲,使其消散在無邊的遼闊之地。北風的寒冷和無情,與悲涼的笛聲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最后一句"高入塞云燕雁稀"揭示了笛聲升入高空,只有零星的燕子和雁鳥飛過。這種景象襯托出邊塞的荒涼和寂寥,詩人用極簡的詞語描繪出一幅凄美的畫面。
整首詩詞以凄清、寂寥的笛聲為線索,通過對塞外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邊疆的思念和對繁華之地的追憶。它展示了詩人對大漠邊塞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思考,傳達了一種深邃而壯美的情感。
“冷沙晴檻月光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shàng wén dí yī zuò dǒng jiā dí
塞上聞笛(一作董家笛)
yī yè méi huā dí lǐ fēi, lěng shā qíng kǎn yuè guāng huī.
一夜梅花笛里飛,冷沙晴檻月光輝。
běi fēng chuī jǐn xiàng hé chǔ, gāo rù sāi yún yàn yàn xī.
北風吹盡向何處,高入塞云燕雁稀。
“冷沙晴檻月光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