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雪遠鐘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雪遠鐘聲”全詩
菰葉寒塘晚,杉陰白石明。
向爐新茗色,隔雪遠鐘聲。
閑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宿陳處士書齋》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陳處士書齋
結茅當此地,下馬見高情。
菰葉寒塘晚,杉陰白石明。
向爐新茗色,隔雪遠鐘聲。
閑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中文譯文:
我住在陳處士的書齋里,
來到這里,我就感受到了他高尚的情操。
菰葉在寒冷的塘中搖曳,夜晚的杉樹林里明亮如白色的石頭。
對著火爐,泡上一壺新鮮的茗香,
隔著雪,傳來遠方的鐘聲。
安靜下來,相逢的機會很少,
唯有吟詠,無法入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陳處士的書齋里宿泊時的情景。陳處士是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詩人在他的書齋里感受到了這種情操的氣息。詩人贊美了陳處士的高尚品質,并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來增強詩篇的意境。
詩中以“菰葉寒塘晚”和“杉陰白石明”描繪了冬夜的景色。菰葉搖曳在寒冷的塘中,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而夜晚的杉樹林則明亮如白石,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
詩人在書齋里泡上一壺新茗,感受熱茶帶來的舒適和溫暖。同時,隔著雪,傳來遠方的鐘聲,仿佛與他對話,給了詩人一種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書齋里相逢的機會很少,只能通過吟詠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由于心境安寧,詩人無法入睡,吟詠成了他夜晚的樂趣和消遣。
整首詩以簡潔流暢的語言描繪了陳處士書齋的景象,充滿了閑適、寧靜和思考的氛圍。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描寫內心感受的結合,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心靈的撫慰。
“隔雪遠鐘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chén chǔ shì shū zhāi
宿陳處士書齋
jié máo dāng cǐ dì, xià mǎ jiàn gāo qíng.
結茅當此地,下馬見高情。
gū yè hán táng wǎn, shān yīn bái shí míng.
菰葉寒塘晚,杉陰白石明。
xiàng lú xīn míng sè, gé xuě yuǎn zhōng shēng.
向爐新茗色,隔雪遠鐘聲。
xián dé xiāng féng shǎo, yín duō mèi bù chéng.
閑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隔雪遠鐘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