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聲淮浪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島聲淮浪靜”全詩
遣吏回中路,停舟對遠林。
島聲淮浪靜,雨色稻苗深。
暇日公門掩,唯應伴客吟。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淮陰丁明府》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淮陰丁明府》是唐代詩人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送淮陰丁明府,
尚未入境,已有愛人掛念。
派遣吏人返回中途,
停舟對著遠方的林木。
島上的鳥鳴與淮河的波浪靜謐,
雨色籠罩著稻苗茂盛。
空閑的時日,官府的門戶關閉,
只有應邀陪伴客人吟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遠行的場景,以及他與離別的愛人之間的情感。詩人以淮陰丁明府為形象,表達了官員在離開家鄉之前,已經有人深深地思念著他。當官員派遣吏人返回途中,他停舟在遠處的林木前,似乎在等待著什么。詩中描述了島上的鳥鳴和淮河的波浪,呈現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同時,稻苗在雨水的滋潤下生長茂盛,映照出豐收的景象。最后兩句描繪了官員在空閑的日子里,關閉了公門,只與客人一同吟詠,表達了他在官場之外追求詩意生活的心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質樸的語言描繪了離別與思念之情,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景物的獨特觀察。通過描寫淮河的波浪、島上的鳥鳴和稻苗的生長,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厚意和對豐收的期盼。整首詩詞以官員遠行為背景,又以官員的閑暇時光為結尾,展示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思考和對詩意生活的向往。這種將情感與景物、個人經歷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體現了唐代詩人的寫作特點和審美追求,具有典型的唐詩風格。
“島聲淮浪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i yīn dīng míng fǔ
送淮陰丁明府
zhī guān wèi rù jìng, yǐ yǒu ài rén xīn.
之官未入境,已有愛人心。
qiǎn lì huí zhōng lù, tíng zhōu duì yuǎn lín.
遣吏回中路,停舟對遠林。
dǎo shēng huái làng jìng, yǔ sè dào miáo shēn.
島聲淮浪靜,雨色稻苗深。
xiá rì gōng mén yǎn, wéi yīng bàn kè yín.
暇日公門掩,唯應伴客吟。
“島聲淮浪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