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鸚鵡洲邊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鸚鵡洲邊路”全詩
從此不同諸客禮,故鄉西與郡城鄰。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鄂渚送白舍人赴杭州》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鄂渚送白舍人赴杭州》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鄂渚”指江南的一處地名,而“白舍人”是指友人的官職。詩人在友人離別時在鄂渚的路上相送,欣喜地說:我們豈曰鸚鵡洲為遙遠而難以見面的地方,正巧碰上了你在鳳凰池上。從此以后,無論身處何地,我們不再受到客套的禮儀約束,因為故鄉和郡城已經成了鄰居。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是通過作者朱慶馀的巧妙運用,表達了深情厚意。他將友人離別的情景與自然景物結合,塑造了一種朦朧的離別之感。詩中的鳳凰池和鸚鵡洲象征了友人離別的距離,而作者的心情則在其中跌宕起伏。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所帶來的痛苦與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通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感慨離別的凄涼。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具有濃郁的情感色彩和社會思考價值。
“豈知鸚鵡洲邊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 zhǔ sòng bái shè rén fù háng zhōu
鄂渚送白舍人赴杭州
qǐ zhī yīng wǔ zhōu biān lù, dé jiàn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rén.
豈知鸚鵡洲邊路,得見鳳凰池上人。
cóng cǐ bù tóng zhū kè lǐ, gù xiāng xī yǔ jùn chéng lín.
從此不同諸客禮,故鄉西與郡城鄰。
“豈知鸚鵡洲邊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