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還入渡江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家還入渡江船”全詩
去國已辭趨府伴,向家還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云遠色鮮。
在處若逢山水住,到時應不及秋前。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長安羅少府》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長安羅少府》
科名再得年猶少,
今日休官更覺賢。
去國已辭趨府伴,
向家還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
潮落殘云遠色鮮。
在處若逢山水住,
到時應不及秋前。
中文譯文:
科舉名次再得年紀還年輕,
今天放棄官職更覺得明智。
離開故鄉,已辭別官署的同伴,
回到家中,乘坐渡船過江。
雪天晴朗,新雁斜行飛出,
潮水退落,殘云離去,遠處景色鮮明。
在任何地方,只要遇到山水之處,
到那時,應該不會比秋天之前更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朱慶馀的作品,題目為《送長安羅少府》。詩人以送別長安的羅少府為題材,表達了對年輕才俊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稱贊羅少府年紀輕,但已經取得了兩次科舉的名次,顯示出他的才華和能力。然而,他放棄了官職,詩人認為這是明智之舉,體現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羅少府離開故鄉,辭別了同伴,返回家中,乘坐渡船過江。這一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返鄉之喜。雪天晴朗,新雁斜行飛出,潮水退落,殘云離去,遠處景色鮮明,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羅少府的期望和祝福。無論他在哪里,只要能夠享受到山水之美,那么他的生活應該會比秋天之前更加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場景和對羅少府的評價,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人物情感的結合,展現了作者對年輕才俊的贊美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官場的疲憊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體現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向家還入渡江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áng ān luó shào fǔ
送長安羅少府
kē míng zài dé nián yóu shǎo, jīn rì xiū guān gèng jué xián.
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
qù guó yǐ cí qū fǔ bàn,
去國已辭趨府伴,
xiàng jiā hái rù dù jiāng chuán.
向家還入渡江船。
xuě qíng xīn yàn xié xíng chū, cháo luò cán yún yuǎn sè xiān.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云遠色鮮。
zài chù ruò féng shān shuǐ zhù, dào shí yīng bù jí qiū qián.
在處若逢山水住,到時應不及秋前。
“向家還入渡江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