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暑近來無別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銷暑近來無別物”全詩
銷暑近來無別物,桂陰當午滿繩床。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林下招胡長官(一作寄招胡明府)》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林下招胡長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朝代:唐代
作者:朱慶馀
語低清貌似休糧,
稱著朱衣入草堂。
銷暑近來無別物,
桂陰當午滿繩床。
中文譯文:
言語低聲,清秀貌如停歇般靜默,
身披朱紅衣裳,踏入茂密的林下小屋。
盛夏即將過去,沒有其他事物,
桂樹的陰涼在正午時分充滿了繩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朱慶馀創作,描述了一幅清新寧靜的圖景。詩人以自身的形象出現在林間小屋,他謙遜地低聲說話,面貌清秀,像是停止了糧食的供應。他穿著鮮艷的朱紅衣裳,進入了草木繁茂的居所。夏日的酷暑即將過去,此時周圍沒有其他的繁忙事物,只有桂樹的陰涼在正午時分灑滿了繩床。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形象和環境,展示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自然的心境。他選擇了林下的小屋作為居所,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詩中的朱紅衣裳是對自身地位的象征,但詩人并沒有過多強調,而是更注重表達內心的寧靜與舒適。
詩人描述的桂陰滿床的畫面,給人一種涼爽宜人的感覺。正午時分,桂樹的陰涼遮蔽了繩床,這種景象象征著世俗的煩惱和繁忙在這里被拋開。詩人通過這種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倚重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舒適生活的追求,同時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紛擾的抗拒。這首詩充滿了寧靜、安逸和平和的氛圍,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對心靈的慰藉。
“銷暑近來無別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xià zhāo hú zhǎng guān yī zuò jì zhāo hú míng fǔ
林下招胡長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yǔ dī qīng mào sì xiū liáng, chēng zhe zhū yī rù cǎo táng.
語低清貌似休糧,稱著朱衣入草堂。
xiāo shǔ jìn lái wú bié wù, guì yīn dāng wǔ mǎn shéng chuáng.
銷暑近來無別物,桂陰當午滿繩床。
“銷暑近來無別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