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霜獨立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霜獨立時”全詩
行承天子詔,去感主人知。
劍佩分班日,風霜獨立時。
名高住不得,非與九霄期。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崔拾遺赴闕》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拾遺赴闕》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清秀的容貌,在寒冷的天氣中閃爍著玉般的光彩,朝陽升起時前來拜別拾遺先生。按照天子的詔令,他要離去,感受著老師對他的了解和關心。劍佩已經分發,每天辛勤培養,風霜中獨自站立。盡管名聲已經很高,但不能長久留在這里,因為他的目標是登上九霄之上。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受到天子和老師賞識的學子,他在之時展現出清秀的外貌和自信的氣質。在離別之際,他感到內心的愧疚和難舍之情,但也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標。通過描寫他孤獨獨立的形象,詩人傳達了他要面對風霜挑戰的承諾和決心。
這首詩寄托了作者對學子們的期望和鞭策,鼓勵他們不辜負天子和老師的期待,勇往直前,不計較個人得失,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同時,詩人也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突出了出征行走之人的孤獨和堅韌不拔,表現出大唐時期士人的風采和精神風貌。
“風霜獨立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shí yí fù quē
送崔拾遺赴闕
qīng mào líng hán yù, zhāo lái bài shí yí.
清貌凌寒玉,朝來拜拾遺。
xíng chéng tiān zǐ zhào, qù gǎn zhǔ rén zhī.
行承天子詔,去感主人知。
jiàn pèi fēn bān rì, fēng shuāng dú lì shí.
劍佩分班日,風霜獨立時。
míng gāo zhù bù dé, fēi yǔ jiǔ xiāo qī.
名高住不得,非與九霄期。
“風霜獨立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