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作閑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海作閑人”全詩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
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酬李處士見贈》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李處士見贈》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干上非無援,才多卻累身。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李處士相會后的心情和思考。
詩中的“干上非無援,才多卻累身”意指詩人在官場上雖然有一些人脈關系,但他的才華卻使他身心勞累。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未能得志的遺憾。他渴望能夠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卻始終未能獲得上升的機會,只能在江海之間過著閑散自由的生活。
“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這句表達了詩人與李處士在一起時,雖然已經相久未見,但依然只關心修道之事,而不談論彼此的貧窮。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這句意味著詩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與此相似,他與李處士一樣都是過著風塵生活的人,對于一些塵世的煩惱并不在意。
整首詩通過對于詩人自己的生活狀態和與李處士的交流,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職業和生活的思考與感嘆。詩人感到官場上的援助有限,雖然才華出眾,但仍然累心勞神;他對于自己的仕途無望感到遺憾,卻也安慰自己在江海之間的自由生活;他與李處士相見時只關心各自對修道的追求,而不在乎彼此的貧窮。詩人認為自己與李處士一樣都是隨波逐流的人,不被世俗的煩惱所困擾。
這首詩傳達了一種豁達超脫的生活態度,表達了詩人對于功成名就的追求有限,更注重自己內心的修養和追求。詩人通過對自己生活的思考和與李處士的交流,揭示了他對于人生的看法和態度。
“江海作閑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ǐ chǔ shì jiàn zèng
酬李處士見贈
gàn shàng fēi wú yuán, cái duō què lèi shēn.
干上非無援,才多卻累身。
yún xiāo wèi dé lù, jiāng hǎi zuò xián rén.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
jiǔ bié wéi móu dào, xiāng féng bù huà pín.
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
xíng cáng yī rú cǐ, kě biàn lǎo fēng chén.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
“江海作閑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