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野興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如野興何”全詩
才子將迎遠,林僧氣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鶴聲多。
豈不思公府,其如野興何。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同盧校書游新興寺》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山深幽靜,云景絕美,別處也有一座寺廟,值得一游。
才情出眾的士子正準備迎接遠道而來,林中的僧人也溫和寬容。
湖水清澈,蒲草在其中倒影明晰,松樹蒼老,鶴鳴聲此起彼伏。
難道不想起文廟里的榮華富貴,而享受自由的樂趣嗎?
詩意:
詩人以游覽新興寺廟為背景,描述了山深云景、才子和僧人的氣質和自然景觀的美妙之處。作者提醒人們要珍惜自由自在的樂趣,不要束縛在社會的權勢和物質欲望中。
賞析:
本詩通過描繪山水景觀和人物氣質,將寺廟所代表的寧靜清幽與才子和僧人的氣質相結合。寺廟的湖泊清澈見底,象征著僧人心地清澈無私,蒲草倒影也透露出自然的和諧之美。松樹的蒼老與鶴的鳴叫,表達了時光流轉和自然律的永恒性。最后,詩人通過對公府的提及,呼應了社會中的權勢和物質欲望,隱含著對自由的追求和對榮華富貴的批判。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抓住重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性的觀察和思考。
“其如野興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ú jiào shū yóu xīn xīng sì
同盧校書游新興寺
shān shēn yún jǐng bié, yǒu sì yì kān guò.
山深云景別,有寺亦堪過。
cái zǐ jiāng yíng yuǎn, lín sēng qì xìng hé.
才子將迎遠,林僧氣性和。
tán qīng pú yǐng dìng, sōng lǎo hè shēng duō.
潭清蒲影定,松老鶴聲多。
qǐ bù sī gōng fǔ, qí rú yě xìng hé.
豈不思公府,其如野興何。
“其如野興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