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貌不識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貌不識睡”全詩
風塵歸省日,江海寄家心。
與鶴期前島,隨僧過遠林。
相于竟何事,無語與知音。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馬秀才》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馬秀才》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秀的相貌領略不到睡意,見到你來品味著苦澀的吟詠。
風塵歸故鄉的日子,思念家鄉的心情寄托在江海之間。
約定與鶴在前方的小島相會,與僧侶一同穿越遙遠的林木。
彼此相處到最后,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默然無言,只有知音相伴。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馬秀才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馬秀才清秀的相貌,他的才華使他無法入眠,只能通過苦澀的吟詠來表達內心的情感。詩人思念家鄉,將心意寄托在遠離的江海之間。他們約定在前方的小島與鶴相會,與僧侶一同穿越遙遠的林木。最后,詩人感嘆彼此相處的時光,無法言盡心中的感受,只有知音能夠相互理解。
賞析:
《送馬秀才》這首詩詞運用了清新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情感和對知音的珍視。首句以清貌不識睡的描寫,展現了馬秀才的才華與魅力。接著,描繪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以江海為背景,使詩中的離別情緒更加深刻。詩中約定與鶴在小島相會,與僧侶穿越林木,表達了對于與馬秀才的再會的期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彼此相處時光的無語和對知音的珍惜。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離別與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對于知音的追求和珍視之情。
“清貌不識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ǎ xiù cái
送馬秀才
qīng mào bù shí shuì, jiàn lái cháng kǔ yín.
清貌不識睡,見來嘗苦吟。
fēng chén guī xǐng rì, jiāng hǎi jì jiā xīn.
風塵歸省日,江海寄家心。
yǔ hè qī qián dǎo, suí sēng guò yuǎn lín.
與鶴期前島,隨僧過遠林。
xiāng yú jìng hé shì, wú yǔ yǔ zhī yīn.
相于竟何事,無語與知音。
“清貌不識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