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惜光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自惜光陰”全詩
學徒花下別,鄉路雪邊尋。
騎吏陪春賞,江僧伴晚吟。
高科如在意,當自惜光陰。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祝秀才歸衢州》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祝秀才歸衢州
舊隱縠溪上,憶歸年已深。
學徒花下別,鄉路雪邊尋。
騎吏陪春賞,江僧伴晚吟。
高科如在意,當自惜光陰。
中文譯文:
送祝秀才歸衢州
在舊時隱居縠溪上,已經憶起歸鄉的歲月已經很久了。
當時在花下與學徒告別,一路上在雪邊尋找家鄉的路。
有騎吏陪同一起欣賞春景,有江邊僧人陪伴一起晚上吟詠。
如今有了高中進士的稱號,應當懷念和珍愛時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朱慶馀送祝秀才歸衢州的作品。詩人回憶起曾經與祝秀才一起在縠溪上隱居的過去,感慨歲月的流轉已經很久。在祝秀才離別時,詩人站在花下,目送他離開。在歸程中,詩人穿越雪地,尋找熟悉的鄉路。在回憶中,詩人提到了曾經與祝秀才一同欣賞春景的騎吏和與祝秀才一同晚上吟詠的江邊僧人。最后,詩人提到了祝秀才如今已經成為高中進士,但他仍應當珍愛時間,充分利用光陰。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珍惜和對朋友的惋惜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祝秀才在學業上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詩行井然有序,抒情自然流暢,給人以深情厚意和溫暖的感覺。
“當自惜光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ù xiù cái guī qú zhōu
送祝秀才歸衢州
jiù yǐn hú xī shàng, yì guī nián yǐ shēn.
舊隱縠溪上,憶歸年已深。
xué tú huā xià bié, xiāng lù xuě biān xún.
學徒花下別,鄉路雪邊尋。
qí lì péi chūn shǎng, jiāng sēng bàn wǎn yín.
騎吏陪春賞,江僧伴晚吟。
gāo kē rú zài yì, dāng zì xī guāng yīn.
高科如在意,當自惜光陰。
“當自惜光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