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盡詩篇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盡詩篇本”全詩
冢邊空有樹,身后獨無兒。
散盡詩篇本,長存道德碑。
平生誰見重,應只是王維。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過孟浩然舊居》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孟浩然舊居》是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詩人在游歷過程中來到孟浩然的故居,感嘆命運安排的合適,自己卻不能被時人所重視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命運安排我命合適山水,
才華也并非不稱時。
墓前空有茂盛的樹,
身后卻無兒孫相隨。
已散盡的詩篇本子,
道德的碑石永長存。
一生中,有誰重視過我,
也許只有王維一人。
這首詩詞充滿了孟浩然故居的遺世獨立和寂靜的氛圍。詩人感慨因命合適而來到這個美麗的山水之地,但自己的才華卻無法被時人所重視。通過墓前空有茂盛的樹而身后缺少兒孫的描寫,詩人表達了無子無嗣的孤寂和孤獨之感。而散盡的詩篇本子和長存的道德碑則映射了一位真正的文人應該以道德為根本,超越時空的束縛。
整首詩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孟浩然的故居,詩人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境遇。最后一句“應只是王維”,把自己與王維相對照,是對王維才華之卓越和自己不被重視之痛苦的內心疑問。
這首詩詞通過對孟浩然舊居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自己對才華和境遇之辯證的思考,以及對王維這位偉大詩人的崇敬之情。
“散盡詩篇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mèng hào rán jiù jū
過孟浩然舊居
mìng hé zhōng shān shuǐ, cái fēi bù chēng shí.
命合終山水,才非不稱時。
zhǒng biān kōng yǒu shù, shēn hòu dú wú ér.
冢邊空有樹,身后獨無兒。
sàn jìn shī piān běn, cháng cún dào dé bēi.
散盡詩篇本,長存道德碑。
píng shēng shuí jiàn zhòng, yīng zhǐ shì wáng wéi.
平生誰見重,應只是王維。
“散盡詩篇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