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撚雕翎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箭撚雕翎闊”全詩
入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闊,弓盤鵲角輕。
問看行近遠,西過受降城。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塞下曲》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朱慶馀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邊塞戰爭中將士們的英勇和堅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萬里去長征,
連年慣野營。
入群來擇馬,
拋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闊,
弓盤鵲角輕。
問看行近遠,
西過受降城。
詩意和賞析:
《塞下曲》通過描繪邊塞戰爭的場景和士兵們的行動,表達了詩人對戰爭英勇和堅毅的贊美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描繪了士兵們長期在漫長的征程和艱苦的野戰中奮勇前行的景象。他們不畏艱險,習慣了邊塞的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入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描述了士兵們在戰場上挑選戰馬和出擊的場景。他們毅然決然地離開親友,為了捕獲敵人而沖向前線。
“箭撚雕翎闊,弓盤鵲角輕”這兩句表達了士兵們嫻熟的箭術和輕巧的弓技。他們經過長期的訓練,箭矢強勁有力,弓弦靈活而富有力量。
最后兩句“問看行近遠,西過受降城”引出了詩人的疑問和思考。他詢問這些勇士們所經歷的戰斗的近與遠,他們是否已經西行越過受降的城池。
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邊塞戰爭中士兵們的英勇和堅毅。表達了詩人對這些戰士的敬意和贊美,同時也展示了戰爭給他們帶來的艱辛和犧牲。這首詩詞以其雄渾有力的筆觸和深情的贊美,展現了唐代邊塞戰爭的英雄氣概。
“箭撚雕翎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xià qū
塞下曲
wàn lǐ qù cháng zhēng, lián nián guàn yě yíng.
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
rù qún lái zé mǎ, pāo bàn qù qín shēng.
入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
jiàn niǎn diāo líng kuò, gōng pán què jiǎo qīng.
箭撚雕翎闊,弓盤鵲角輕。
wèn kàn xíng jìn yuǎn, xī guò shòu xiáng chéng.
問看行近遠,西過受降城。
“箭撚雕翎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