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應缺又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應缺又盈”全詩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中秋月》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月》詩詞的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月光總是分配得恰到好處,
總是缺少的時候又能滿足需求。
這個夜晚皓潔明亮,
四海都變得清澈透明。
靜靜地感受微風的起伏,
涼意漸透,仿佛雪花初飄。
孤高之處難得遇見這樣美景,
吟詠賞月倍感動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月亮,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月光的贊嘆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月亮的分配和光線的變化,表現出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欣賞之情。
詩中表現了一種中秋夜的寧靜和美好,描繪了一幅月明如水的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夜月色的清涼和純潔。作者通過描寫風微起的情景,讓讀者聯想到秋風乍起的感覺,以及雪花飄落的美麗。這些形象的描寫使得整首詩更富有詩意和美感。
詩歌末句的“孤高”一詞,可能指代作者孤高的心境,也可能指代作者獨立高遠的位置。無論如何,詩人都將自己與這樣美麗的月光相連,使得詩歌更具個人情感和思考。
整首詩以婉轉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月亮美好景色的贊嘆。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于情感和審美的追求,展示了詩人對于美的熱愛和敏感。這首詩可謂是一首汲取了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優美之作。
“唯應缺又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yuè
中秋月
zì gǔ fēn gōng dìng, wéi yīng quē yòu yíng.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yī xiāo dāng jiǎo jié, sì hǎi jǐn chéng qīng.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jìng jué fēng wēi qǐ, hán guò xuě zhà qīng.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gū gāo xī cǐ yù, yín shǎng bèi qiān qíng.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唯應缺又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