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書正惆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書正惆悵”全詩
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
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寄友人》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友人》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
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朱慶馀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嘆當代知音難尋,而自己的相思之苦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內心。詩人寄望于友人能夠通過旅途中的路人來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身處他所問候的南北之間的路上,能夠不斷地與行人交談,詢問友人的消息。詩人認為,友人所在的地方應該作為客人的身份,而不是有塵埃的門戶。詩人借著寫信來宣泄自己的憂傷,他感到沮喪和焦慮,因為他久久未能收到友人的來信。他心中的思念之情如同川劇中的魂魄一樣,只能發出幾聲凄涼的哭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表達知音難覓的現實,凸顯了友情的珍貴和稀缺。他通過一分南北路的描述,展現了他對友人所處位置的關注和期待。詩人希望友人能夠以客人的身份待在那個地方,不受塵埃的紛擾,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詩人的心情愈發沉重,他通過憑書寄情表達自己的憂傷和惆悵。最后,詩人用蜀魄數聲新來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傷感和落寞之感。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深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它描繪了友情的珍貴和稀缺,以及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憑書正惆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ǒu rén
寄友人
dāng dài zhī yīn shǎo, xiāng sī zài cǐ shēn.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yī fēn nán běi lù, zhǎng wèn wǎng lái rén.
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
shì chù yīng wèi kè, hé mén xǔ sǎo chén.
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
píng shū zhèng chóu chàng, shǔ pò shù shēng xīn.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憑書正惆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