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甃磷磷不記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甃磷磷不記年”全詩
向來下視千山水,疑是蒼梧萬里天。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舜井》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舜井》是唐代朱慶馀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舜井》中文譯文:
碧甃磷磷不記年,
青蘿鎖在小山顛。
向來下視千山水,
疑是蒼梧萬里天。
詩意:
這口舜井清澈明亮,歲月的痕跡無法侵蝕。青藤纏繞著井口,位于小山的頂端。一直以來,從這里俯瞰千山萬水,仿佛是看到了蒼梧山的天空。
賞析:
《舜井》通過描繪一口古老的井,展現了歲月流轉、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形容井水的碧綠和清澈,表達了它的歲月長存,不受時間的摧殘。井口被青藤所鎖,給人一種古樸、野趣的感覺,同時也增添了一絲神秘氣息。
詩中的“向來下視千山水”,以及“疑是蒼梧萬里天”表達了詩人在這口井旁俯瞰周圍山水的景色,使人感受到壯麗的自然景色。詩人將井與蒼梧山聯系在一起,使得這口小井具有了宏大的意境,仿佛能夠看到遙遠蒼梧山的天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的情感。它通過對井水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喚起讀者對自然之美的共鳴,并引發對歲月流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碧甃磷磷不記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n jǐng
舜井
bì zhòu lín lín bù jì nián, qīng luó suǒ zài xiǎo shān diān.
碧甃磷磷不記年,青蘿鎖在小山顛。
xiàng lái xià shì qiān shān shuǐ, yí shì cāng wú wàn lǐ tiān.
向來下視千山水,疑是蒼梧萬里天。
“碧甃磷磷不記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