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歸去哭荊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辭歸去哭荊山”出自唐代雍陶的《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ù cí guī qù kū jīng shān,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不辭歸去哭荊山”全詩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窮通應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長倚玉人心自醉,不辭歸去哭荊山。
長倚玉人心自醉,不辭歸去哭荊山。
分類:
作者簡介(雍陶)
雍陶(約789~873以前),字國鈞,成都人。工于詞賦。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雍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窮通應計一時間,
今日甘從刖足還。
長倚玉人心自醉,
不辭歸去哭荊山。
譯文:
再次降職將回荊楚,上白舍人
貧窮和富有是命中注定的,只是一時的差別
如今我寧愿甘心犧牲,重新獲得自由
長時間依賴美人而陶醉,心中沉迷
我愿意毫不猶豫地返回荊山,痛哭告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窮困后重新回到故鄉的場景。作者通過對自己的經歷的描寫,表達了一個人在逆境中的堅持與追求自由的精神。詩中的“窮通應計一時間”,表明富貴貧賤都是命中注定的,只是一時的差別。而“甘從刖足還”則顯示了作者寧愿放棄官職,重新獲得自由的決心。最后的“長倚玉人心自醉,不辭歸去哭荊山”,表達了作者在美人的陪伴下,不再回頭,毫不猶豫地返回故鄉,哭別離別時的痛苦。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自由和真情的追求,并賦予了荊山以情感寄托。通過對比貧窮與富貴、自由與束縛的反差,詩詞呈現出了一種寧愿回歸真實自我的精神態度。
“不辭歸去哭荊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xià dì jiāng guī jīng chǔ shàng bái shè rén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qióng tōng yīng jì yī shí jiān, jīn rì gān cóng yuè zú hái.
窮通應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zhǎng yǐ yù rén xīn zì zuì, bù cí guī qù kū jīng shān.
長倚玉人心自醉,不辭歸去哭荊山。
“不辭歸去哭荊山”平仄韻腳
拼音:bù cí guī qù kū jīng shā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辭歸去哭荊山”的相關詩句
“不辭歸去哭荊山”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辭歸去哭荊山”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辭歸去哭荊山”出自雍陶的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