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剩寄思鄉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中剩寄思鄉淚”出自唐代雍陶的《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ǐ zhōng shèng jì sī xiāng lèi,詩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中剩寄思鄉淚”全詩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
大渡河邊蠻亦愁,漢人將渡盡回頭。
此中剩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
此中剩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
分類:
作者簡介(雍陶)
雍陶(約789~873以前),字國鈞,成都人。工于詞賦。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雍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是唐代詩人雍陶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表達了蜀地人民被南蠻俘虜所帶來的無盡悲傷和思鄉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渡河邊南蠻也感到愁,
漢人將要渡河他們便掉頭。
河水中心的思鄉之淚,
往南流就從此無水往北流。
詩詞傳達了一種悲情的氛圍。詩人以大渡河為背景,描繪了蠻人的愁苦和無奈。他們自愿接受漢人的統治離開家園,卻在河邊的時候放棄了渡河的計劃,回頭望著自己的故鄉,流淚思念。
詩人以“思鄉淚”表達了蜀地人民在被俘虜之后的思鄉之情。他們與家人離別,被迫離開了熟悉的土地和親友,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詩詞最后一句“南去應無水北流”,意味著他們離開家鄉之后,再也無法返回,只能向北流淚。
整首詩憑借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意境,展示了蜀地人民的苦難和對家鄉的無盡思念。通過蠻人的視角來描繪故鄉的離別與思念,既表現了蜀地人民的悲傷,也反映了當時唐代社會的動蕩和分裂。這首詩詞既有悲痛的情感,也寄托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此中剩寄思鄉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shǔ rén wéi nán mán fú lǔ wǔ zhāng guò dà dù hé mán shǐ xǔ zhī qì wàng xiāng guó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
dà dù hé biān mán yì chóu, hàn rén jiāng dù jǐn huí tóu.
大渡河邊蠻亦愁,漢人將渡盡回頭。
cǐ zhōng shèng jì sī xiāng lèi, nán qù yīng wú shuǐ běi liú.
此中剩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
“此中剩寄思鄉淚”平仄韻腳
拼音:cǐ zhōng shèng jì sī xiāng lèi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此中剩寄思鄉淚”的相關詩句
“此中剩寄思鄉淚”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此中剩寄思鄉淚”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此中剩寄思鄉淚”出自雍陶的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