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迎門卻到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日迎門卻到家”出自唐代杜牧的《別家》,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hé rì yíng mén què dào jiā,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何日迎門卻到家”全詩
《別家》
初歲嬌兒未識爺,別爺不拜手吒叉。
拊頭一別三千里,何日迎門卻到家。
拊頭一別三千里,何日迎門卻到家。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別家》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家》
初歲嬌兒未識爺,
別爺不拜手吒叉。
拊頭一別三千里,
何日迎門卻到家。
中文譯文:
新年伊始,嬌兒還不懂事地不識父親,
臨別時他未曾伸手向父親行禮。
拊頭一別,千里之遙,
不知何時能再相見,回到家的門前。
詩意:
這首詩是杜牧寫給他的兒子的一首別離之作。詩中表達了杜牧離家之時的留戀之情,他不舍得離開自己的兒子,并期望能盡快回到家中與兒子團聚。
賞析:
杜牧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初歲嬌兒”既可以理解為杜牧自己,也可以理解為兒子,形成了情感上的雙重呼喚。他通過描述離別的場景,描繪了父子之間的深情和相互思念之情。整首詩字字珠璣,表達了作者作為父親的愧疚和思念,真實而感人。該詩將父愛的柔情與離別的辛酸融為一體,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何日迎門卻到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jiā
別家
chū suì jiāo ér wèi shí yé, bié yé bù bài shǒu zhā chā.
初歲嬌兒未識爺,別爺不拜手吒叉。
fǔ tóu yī bié sān qiān lǐ, hé rì yíng mén què dào jiā.
拊頭一別三千里,何日迎門卻到家。
“何日迎門卻到家”平仄韻腳
拼音:hé rì yíng mén què dào jiā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何日迎門卻到家”的相關詩句
“何日迎門卻到家”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何日迎門卻到家”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何日迎門卻到家”出自杜牧的 《別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