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盡連敲三四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曲盡連敲三四下”全詩
曲盡連敲三四下,恐驚珠淚落金盤。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方響》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響》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數條秋水掛瑯玕,
幾縷秋風拂斜陽。
暮色漸深蘭蕙香,
夕陽染紅簾幕間。
玉手丁當怕夜寒,
曲盡連敲三四下。
寂寞漫天烏云斂,
恐驚珠淚落金盤。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幾條秋水懸掛著湖畔的瑯玕,
幾縷秋風輕輕拂過斜陽。
夜幕降臨,暮色漸深,花香四溢,
夕陽染紅了窗簾幔。
美麗的女子手握著丁當鈴,
怕夜晚的寒冷。
悠揚的音樂曲調逐漸結束,
連連敲響三四聲。
寂寞的天空上聚集著烏云,
恐怕驚動了女子的珍珠淚滴,
它們墜落在金盤上。
詩意和賞析:
《方響》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人物情感,表達了對女子的思念之情和對寂寞的描繪。
詩中的“數條秋水掛瑯玕”描述了秋天湖畔的美景,暗示了人物的思念之情。描寫秋天的水景,既傳達了季節變遷之感,也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情感。
“玉手丁當怕夜寒”揭示了女子的個人經歷和內心感受,通過敲擊丁當鈴的方式表達了寂寞無助的情感。玉手敲響丁當鈴,向外界發出自己的存在和呼喚,同時也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寂寞。
“曲盡連敲三四下”表達了女子孤獨時的情緒,她敲響丁當鈴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空氣中,增加了詩詞的寂寥感。
最后兩句“恐驚珠淚落金盤”,通過烏云和珠淚的形象,表現了女子的憂傷和內心的沉重。烏云使得寂寞的情感更為明顯,珠淚的形象更加形象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思念和哀傷。
《方響》以其美麗的景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描寫,展示了杜牧深厚的詩歌造詣和對人情之理解,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的思緒和情感的共鳴。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細微的細節和富有情感的意象,創造出了一種幽靜而寂寞的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回味。
“曲盡連敲三四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xiǎng
方響
shù tiáo qiū shuǐ guà láng gān, yù shǒu dīng dāng pà yè hán.
數條秋水掛瑯玕,玉手丁當怕夜寒。
qū jǐn lián qiāo sān sì xià, kǒng jīng zhū lèi luò jīn pán.
曲盡連敲三四下,恐驚珠淚落金盤。
“曲盡連敲三四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