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能朝杜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縱能朝杜宇”全詩
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北禽》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禽》
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
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
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中文譯文:
我對巴江的美景深深迷戀,即使有濃霧阻隔我也不言退縮。
即便我能成為杜宇,但愿能成為蒼鷹飛翔。
石頭小虛填入海中,蘆葦舉起未破的編織網。
我知道乾鵲會來,為何不去向雕陵?
詩意和賞析:
《北禽》是李商隱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對巴江的鐘愛和迷戀之情,作者情不自禁地渴望親身體驗巴江的美景,即使有瘴霧也不放棄。通過詩中的巴江景色,包括石頭填海、蘆葦編織網等描寫,展示了巴江的自然景觀和兇險之處。最后,作者提到乾鵲,表達了對乾鵲的追求,以及對雕陵的向往。
整首詩以北禽為題材,描寫了景色、動物與人情之間的關系。作者細膩地描繪了美麗的巴江,表達了對大自然景色的鐘愛,并暗示了自己想要超越現狀,追求更高的飛翔。
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北禽的描寫,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追逐理想的心情。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北禽的形象,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同時,通過詩中的對石頭、蘆葦和乾鵲等元素的運用,與人與自然的互動,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情感和意境。
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李商隱對美景的鐘愛和向往自由的真情實感,將自然景色與人情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詩意。通過細膩的描繪和雋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理想和堅持,給人以深思。
“縱能朝杜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qín
北禽
wèi liàn bā jiāng hǎo, wú cí zhàng wù zhēng.
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
zòng néng cháo dù yǔ, kě dé zhí cāng yīng.
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
shí xiǎo xū tián hǎi, lú xiān wèi pò zēng. zhī lái yǒu gān què, hé bù xiàng diāo líng.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縱能朝杜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