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秋波出苑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眼秋波出苑墻”全詩
天津西望腸真斷,滿眼秋波出苑墻。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天津西望》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津西望》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站在天津城西向東望去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征戰的憂憤和思鄉之情。
詩中的“虜馬崩騰忽一狂,翠華無日到東方”描繪了邊塞戰亂的景象。虜馬四處奔馳,邊境一片混亂,沒有平靜的一日。這里的虜馬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騎兵,而翠華則指天津城中的翠綠之物,比喻城中的文物和草木被戰亂毀壞。
接著,詩人寫道“天津西望腸真斷,滿眼秋波出苑墻”。詩人望著東方的天津,內心十分痛苦和悲傷。他思念著遠離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對于戰亂的景象感到悲憤。他眼中滿是波瀾起伏的秋波,艱辛的旅途讓他飽受折磨。
整首詩通過詩人對戰爭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不滿和對家鄉的留戀之情。詩意深沉,情感真摯,將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痛和無奈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凝煉的形象描寫了當時邊境戰亂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思鄉之情。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和思鄉的憂傷,詩人成功地將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才華和對社會現實的敏銳洞察力。這首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滿眼秋波出苑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jīn xī wàng
天津西望
lǔ mǎ bēng téng hū yī kuáng, cuì huá wú rì dào dōng fāng.
虜馬崩騰忽一狂,翠華無日到東方。
tiān jīn xī wàng cháng zhēn duàn, mǎn yǎn qiū bō chū yuàn qiáng.
天津西望腸真斷,滿眼秋波出苑墻。
“滿眼秋波出苑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