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紗弟子音塵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絳紗弟子音塵絕”全詩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衛公(德裕)》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商隱的詩《李衛公(德裕)》描述了一個久遠的過去和今天的對比。詩中的李衛公是指歷史上的唐代宰相李德裕。詩意深遠,通過音塵絕的絳紗弟子和舊會稀的鸞鏡佳人,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事如夢的感慨。
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絳紗弟子不再唱,鸞鏡佳人難重會。
今日我致身歌舞之地,木棉花暖,鷓鴣飛。
這首詩把過去和現在進行了對比。過去那些美麗的弟子們再也不唱歌了,過去那些美麗的女子們也很難再度相聚。而現在,我在這個歌舞的場所中盡情表達自己,享受木棉花的暖意和鷓鴣的飛翔。
整首詩情感低沉,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場景,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絳紗弟子不再唱歌,鸞鏡佳人難再相會,仿佛在表達一種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而今日,作者確立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位置,盡情表達著自己。木棉花的暖意和鷓鴣的飛翔,無疑給了作者一絲安慰和快樂。整首詩以短暫和流轉作為主題,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場景來表達這一主題,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絳紗弟子音塵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wèi gōng dé yù
李衛公(德裕)
jiàng shā dì zǐ yīn chén jué, luán jìng jiā rén jiù huì xī.
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
jīn rì zhì shēn gē wǔ dì, mù mián huā nuǎn zhè gū fēi.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
“絳紗弟子音塵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