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換北窗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擬換北窗風”全詩
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自貺》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貺》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陶令辭官后的寧靜和自在的生活狀態。
自貺
寒食吟筆追飛泉,
樓臺遙戶冷如楊。
不隨海石同塵礫,
但盡江山憶士堂。
逍遙游冶環中騎,
汗漫黃河漲離堂。
縱被病花折戎裝,
揮淚彈磬學新章。
詩詞中描述了陶令在書屋中自我陶醉的情景。他離開官場后,生活處于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書屋里沒有了塵礫,宛如在樓臺上眺望遠方,景色清冷。他回憶起曾經所居住的士堂,思念曾經的境界。
詩詞中借陶令的境遇,表達了李商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與追求自由平靜的愿望。他描繪了陶令擬棄官離開現實的決心,通過對書屋環境和士堂的對比,表現出他內心的自在和清凈。
中文譯文:
自我陶醉
若不是點亮蠟燭來吟詩,怎能讓我的思緒如流泉般奔涌?
書屋里的樓臺遠離塵囂,就像一棵青楊樹那樣冷清。
我不再沉淀于瑣事繁忙之中,似乎已經遺忘了江山壯麗的景色。
我懷念過去在士堂上的時光,不受束縛地游蕩在交錯的環島中。
我的汗水涌滿了黃河,不再進入塵世的離堂。
盡管我受到了疾病的折磨,但我揮淚敲打著琴磬,學習著新的樂章。
詩意和賞析:
《自貺》通過描寫陶令棄官后在書屋中的寧靜自在的生活,表達了李商隱對虛榮權勢和名利欲望的厭倦,追求內心自由平靜的愿望。在李商隱的詩歌創作中,這種追求自由與內心平靜的主題多次出現,體現了他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個體獨立自由精神的追求。
詩中通過對比書屋和士堂的環境,表達了李商隱渴望遠離現實世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情。詩中的境遇和情感,既表達了李商隱個人對官場生活的抱怨,也體現了他對自由、獨立和內心世界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寫景、情感傾訴和心情抒發為主,結構簡潔而有力。通過描述陶令的境遇,詩人發出了思考、反思和追求自由的聲音,寄托了他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自由、追求內心平靜的意境和情感抒發,是唐代詩歌中重要的藝術特色,也是李商隱作品的一大特點。
“擬換北窗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kuàng
自貺
táo lìng qì guān hòu, yǎng mián shū wū zhōng.
陶令棄官后,仰眠書屋中。
shuí jiāng wǔ dǒu mǐ, nǐ huàn běi chuāng fēng.
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擬換北窗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